“你们单位为什么没有对标通报中点到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怎么没有班子成员剖析‘一岗双责’履行情况的记录?……”“为什么没有党组书记的签字背书……”
面对县纪委工作人员的质问,先后有6家单位送交的第一季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整改资料被退回修改。这是富平县纪委强化工作落实、严防形式主义的真实一幕。
到底是怎样的一份资料,审核要如此严格?
据悉,近年来,富平县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季度考核制度,持续传导管党治党压力,每季度考核结束后,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做到有问题就整改,有整改要见效,把提升整改质效作为发挥考核“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的核心要义。近日,该县制发《关于2019年第一季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有关情况的通报》,在肯定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重点就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监督类案件、五项专项工作4方面工作存在的7类问题进行通报。
“有的单位摸排线索、审查调查不够积极,五项专项工作推进乏力……”“有的单位抓作风建设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硬、效果还不够好……”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本次考核制发的《通报》并没有使用“帽子下面要有人”的“点名式”曝光,而是在坚持全县“一盘棋”布局的基础上,把考核发现问题全部“晾晒”出来,要求各单位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逐一对标自查,全面主动认领,明确整改方向、措施和时限,引导他们树立主动改、彻底改、长期改的政治自觉,督促党组(党委)书记履行主体责任、第一责任,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履行监督责任、协助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形成责任落实闭环系统,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整体效能。
“通报不能一发了之、一阅了之,要不断督促各单位变‘照单全收’为‘照单全改’,切实做好整改工作……”该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明确表示。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该县在《通报》中还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使命引领,要求各镇街、各部门党组(党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紧密聚焦中省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在查处党风廉政监督类案件、深入推进五项专项工作等方面实现突破。截至目前,该县镇级纪委核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件,处理5人,较第一季度分别增加4件4人;核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规违纪问题5件,处理5人,较第一季度分别增加4件4人,有关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