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老家的村子里散步,走至新落成的村委会办公楼旁,贴在墙上整齐的廉政宣传标语引起了笔者注意,“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语言既简洁明了,又富含警示意义,不失为廉政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但身边老百姓的一席话却让笔者深思:老百姓说,有些党员干部只管写不管学,墙上的廉政宣传标语没人记得住,更不会往心里去,都是形式主义、糊弄人的。简短的几条廉政标语,不过百十来字,为何“上墙”容易,“上心”难?
有些廉政教育之所以浮在表面、难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缺位,对身边的廉政教育“冷眼旁观”,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既不关心,也不上心。另一方面也和有些组织者工作的虎头蛇尾不无关系。有些地方搞廉政教育热情高、点子足、措施多,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警示教育墙等一应俱全,但是后续的跟进动作少,任其“自生自灭”,导致廉政教育无法发挥真正有效作用。
如何把墙上的廉政教育内容刻印到党员干部心中,进而外化成廉洁自律的行动自觉?笔者认为,首先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转变思想,多想一想他人违纪违法的根由,多做一做身临其境的换位思考,把廉政教育当成自我“照镜除尘”的良好契机,才能在学习他人“故事”中防止自己出“事故”。另外,不管是简易的廉政文化墙,还是耗资巨大的廉政主题公园,轰轰烈烈搞起来,也要踏踏实实用下去,引导更多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发挥好廉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项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