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勿让“精准填表” 侵蚀扶贫成果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目前,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精准扶贫工作从去年11月起,一直与各类登记表、调查表、信息采集表打交道。为了打印材料,光打印机就用坏了3台,以至于有基层干部抱怨“连表也填不完,哪有空搞扶贫”。 扶贫贵在精准。精准了解情况、精准提出对策、精准推动工作,让贫困地区找准工作着力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精准扶贫前期摸底阶段,需要掌握贫困户信息。通过填表收录每家每户具体状况,从而直观掌握精准扶贫的任务和难点,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此,各地制定了不同登记制度和标准,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但我们也应明确,精准扶贫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味追求填表的“精准”,类似前文提到的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填表”的怪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情况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必须在了解清楚每一个贫困户的基础上精准发力。填表统计的意义就在于此,是为了找准着力点,最终目的在于服务脱贫攻坚。一些地方深陷“精准填表”的泥潭,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让参与精准扶贫的干部疲于应付,变得更加浮躁;还会助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分散扶贫精力,催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虚浮作风,甚至可能侵蚀扶贫成果。如此一来,无疑就偏离了脱贫攻坚的本意,损害群众的利益。 不可否认,表格上的数据为建立完备的精准扶贫数据库提供必要支撑,但再多的数据,也只不过是对表面情况的反映。贫困的原因是什么、贫困的程度又如何,还需要党员干部俯下身,把数据所呈现的贫困症结牢记在心,亲自去贫困家庭看一看、到贫困地区访一访。否则难以把准贫困的脉,更遑论开出精准的脱贫“药方”。 民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南针。脱贫攻坚,也不例外。脱没脱贫,得群众说了算。只管填表不真抓实干,眼睛只向上而不向下,又如何能改善群众生活?扶贫不是政绩工程,而是件为民的实事,要弄清劲要怎么使、往哪儿使,离不开务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继续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把心思放在了解民情上,唯有如此,才能急民之所急,思民之所思,紧紧把握“精准”二字,真正做到精准施策,找准产业扶贫的着力点,巩固脱贫成果。(中国纪检监察报 林亦辰)
     
上一篇:用好“拒绝”的辩证法
下一篇:辞去公职不代表远离约束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