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最多跑一次” 需解决“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前不久,一家由温州市浙南科技城招商引资的企业在委托代办工商注册登记时,窗口人员向办事人索要3000元“加急费”。在接到投诉后,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批转温州市纪委查处。 今年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公开承诺,要让“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只要跑一次”。随后,省内多地多部门纷纷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政策落地机构。温州也不甘落后,通过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和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还公布了两批近1700项“最多跑一次”审批事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浙南科技城及其下属代办单位出现了让群众多跑路、还要多掏钱的事,影响之恶劣可想而知。 “人民”是改革的初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改革的基本立场。“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个多么动听的名字,也是一个多么深得人心的改革。群众到政府办事,最怕吃闭门羹,也最怕跑路。那些跑多次都很难办成事的群众,私下谈论起来无不“骂娘”。政府部门能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既贯彻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可谓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经是好经,但如何念好,才最关键。老百姓看改革成效,体验改革获得感,不看说得如何漂亮,名字起得如何响亮,而是看做得如何,落实得如何。光提口号不落实,一切都等于零。有媒体报道,杭州市长曾“暗访”体验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改革。结果整整一上午,在政务窗口办理了4件事,都没能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初衷。 由此可见,“最多跑一次”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现象。如何向改革要成效,如何推进政府效能革命,办法有很多,首要的就是要严格监督、严厉问责。一项改革,措施很具体,没有监督执纪问责作保障,就会有很多人为因素导致改革成效大打折扣。我们常说,要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少跑路,但掌管信息的却是人,信息发布的快慢、到达的早晚,都是人来控制的。就拿办理户籍这件事来说,从人事部门到公安部门的信息,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周,具体都是由人来掌握的。如果不制定标准流程,不设立监督执纪问责办法,这个过程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多跑一次”就只能是一个梦想。 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重在执行力。而执行力的快慢在于党员干部的态度和作风。对于一心为民的党员干部来说,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就不是问题。反之,对于那些庸官懒官来说,就不只是跑的问题,还需“既跑又送外加找关系”。因此,保证改革效益,必须向庸官懒官动刀子。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在实践中层层压实责任,避免那些庸官懒官慢作为、乱作为,才能为改革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让群众切实增强改革的获得感。(中国纪检监察报 桑林峰)
     
上一篇: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下一篇:前车之覆当为后车之鉴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