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两会面对面 |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谱写当代华章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1日       发布单位: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 富平廉政网       浏览:

图为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接受记者采访。冯诗雨 摄

  受访者: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记者采访了三位长期致力于文化传承发展的代表委员,请他们谈谈经验体会和意见建议。

  尽我们的努力把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记者: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请结合您所在的领域谈谈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和思考。

  任万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对于故宫博物院而言,保护文物是首要任务。我们通过吸纳历史、考古、艺术、建筑、生物、化学、工程机械等多学科人才,建立和不断完善学术科研体系,为文物保护奠定基石,进一步提高了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杭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北魏时期集中了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凿的大型皇家石窟群,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云冈石窟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云冈石窟危岩体都得到加固,但石窟保护,特别是软弱岩层还面临着气候变化、风化、渗水等多种挑战。对此,我们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与院士团队合作等方式,与各种病害侵蚀“赛跑”,尽我们的努力将祖宗留下的遗产保护好,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传承。

  今年两会,我带来的建议也是围绕文物保护,希望更好制定规则,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探索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修缮文物方式,让历史的细节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姚建萍: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观看苏绣作品时曾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我在过去数十年里始终致力于苏绣文化艺术的创新传承。我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苏绣产业的从业者年龄“断层”现象严重。探索符合非遗发展规律、聚焦非遗青年人才培养的传承模式,关乎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把苏绣的工坊设在校园里,成为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让青少年成为非遗的学习者、传播者。同时,我们也在高校里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为非遗的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文化瑰宝活起来

  记者:古老文脉绵延不绝,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您有哪些感悟?

  任万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和阐释文物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以及时代价值,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用当代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近几年来,故宫通过多种手段挖掘并阐释文物的价值,比如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正在巡演的沉浸式儿童音乐剧《甪端》《猫神在故宫》等,正是用观众接受、认可的方式阐释文物的价值,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杭侃:文物保护的目的不是封闭,不仅要对历史负责,更要面向未来。云冈石窟除了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外,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建筑甚至科技价值。我们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云冈艺术校园行,举办研学、座谈活动等方式,让大家从历史文物中汲取文化滋养。

  姚建萍: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好非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我们要创造性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技艺,自觉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让苏绣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迸发出新生命力。

  一方面,我们坚持绣随时代,在探索苏绣的主题性创作中,重点挖掘反映新时代主旋律的题材,组织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研究策划设计,突破性地完成了一系列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巨型苏绣作品,让苏绣从小而美的“闺阁女红”成为歌颂时代发展的“鸿篇巨制”。另一方面,推动苏绣产业发展,发挥经济价值作用。我们在苏州镇湖打造苏绣小镇,同8000余名绣娘一起,在刺绣工艺创新、艺术探索、品牌塑造和产业化发展上不断探索实践。如今,镇湖苏绣小镇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可以说,一枚绣花针,绣富一方人,绣美一座城。

  自觉承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强调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您有哪些经验、建议?

  任万平:每逢节假日,故宫博物院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在做好精细化接待的同时,多年来,故宫博物院持续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积累了丰富的文物数字资源,目前已公布超过10万件文物的数字影像。通过利用数字技术,让观众在线上享受沉浸式观展体验。不久前,故宫博物院还推出“祥龙贺岁”的线上展览,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进宫寻龙”。

  杭侃: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工作,建立专门超算中心,通过3D打印、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实现了石窟“活起来”“走出去”,让异地的观众也能欣赏到云冈石窟的“真容巨壮”“穷诸巧丽”。

  比如,通过数字化扫描、3D打印技术进行1:1等比例全景复刻,把高达9米的云冈第12窟“搬”到了深圳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与以往只能通过图片、考古发掘的小体量文物了解云冈石窟相比,这种全景复刻式展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石窟的魅力与风采,获得参观者的好评。

  姚建萍:只有精品力作才能满足人民文化消费的更高要求。过去数年,我和团队开发设计出了多种苏绣美学产品,比如新奇的3D苏绣数字藏品、破次元的手游开发等,并用网络创新技术拉近非遗项目与年轻人的距离。同时,与不少品牌联合推出了带有刺绣元素的时尚单品,产品不光在国内广受好评,还传到了英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地。大家的收藏、喜爱、传播,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上一篇:履职故事 |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保护利用好大遗址
下一篇:记者跑两会 | 三位代表的“三农”故事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