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刚成立不久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门前,只见十余位居民正依次进入,就心中困惑的法律问题寻求解答和帮助。
“这间工作室整合了以前青少年维权服务站、法律援助联络点、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超市、社区矫正工作站5个站点的功能。”社区干部小李说道,“要是没有‘基层减负年’这股劲风,这间工作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成立呢。”
原来,对功能重叠、事务差异性不大的站点进行整合,是巴南区“工作下沉成办公室下沉”及挂牌乱象整治的一个“子项目”。
之前,龙海社区由于是“明星社区”,经常要迎接上级考察或检查,一些区级部门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也都放到这里来要求落实。
“一些部门所谓的落实工作往往是简单挂个牌子,等到上级的关注度或某项工作本身的热度一过,这些下沉到社区的办公室、站点就成了‘空架子’。”小李忍不住“吐槽”,更夸张的是,这里曾经有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短短4年内,先后有三个不同的区级部门对装修提出要求,把社区干部折腾得够呛,最后却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
令社区干部们头疼的问题,在今年迎来了转机。今年4月,巴南区针对村居干部反映强烈的“工作下沉成办公室下沉”问题及挂牌乱象在龙海社区开展试点整治。在区委的安排部署下,区纪委监委督促有关单位对龙海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行重新清理,梳理出各类示范站、点、所以及办公室58项,最终决定保留有明确依据,符合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功能室设置要求的站点、办公室、网络信息平台21项,撤销没有明确依据、非社区事务、实际效用不好或存在“迎检”倾向的站点、办公室9项。同时,将5个内容重复、事务差异不大的站点整合成1项。另有23项涉及社区事务,功能作用发挥较好的示范点、办公室项目并入社区14个功能室,不再单独挂牌。
整治后,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室、站点不仅观感上简洁清爽,设置也更加科学合理。“下沉的办公室、站点少了,也不再反复装修、挂牌,我们的负担就减轻了许多,群众来社区办事更加方便了。”小李说道。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