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还得多久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对此,本来抱怨孩子只能上普中的家长,欣喜不已,但为孩子换了学区房的家长,后悔不迭。无论喜忧,开弓都没有回头箭,这场教改定会深化下去。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要求,到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谈“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都在告诉我们,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必须让固化的师资真正流动起来,促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热切的期待背后,写满了对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无奈。代课教师、无窗教室,泥泞的操场、破旧的桌椅,中西部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常常会激起无尽的酸楚。纵在首都,既有名师荟萃、硬件光鲜的“牛校”,也有设施简陋、升学堪忧的“贫校”,就算城六区,“朝石丰”与“东西海”的教学水平又岂可同日而语?   只因落户不在学区,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残酷现实令不少人难以接受。结果一到升学季,拼关系、走后门屡禁不绝,共建生、条子生各显神通,但凡有点本事的家长,无不编织一张又一张网。无网可织的父母,只好打起了“孟母三迁”的主意,求学的焦虑让学区房在楼市瑟瑟寒风中,依旧炙手可热,甚至催生出假离婚的闹剧。   而对此的“定向降温”,还远未达到预期目的。北京“530新政”建立两个电子系统阻截跨区、跨片区,使“关系千万重”的“择校乱”有所缓解。针对高烧不退的学区房“乱择校”,北京、上海、郑州频出动态划片、落户年限、变相考试的招数,有些地方甚至搞出了与摇车牌类似的“摇学位”,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抵收效甚微。   走访中,从北京白家庄小学、八十中学“双学区”的中介口里得知,有的家长连房都不看,也不在乎上世纪60年代建筑的老旧,直接砸出数百万元买断入学资格。砖瓦有价,孩子教育潜力的激发、未来发展的前途却不可限量,才有“真正的学区房是无价的”疯狂。因此不能只从禁止择校、抬高门槛来“堵”,更须从资源均衡化的层面来“疏”。   病根何在?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迁,经济版图的更迭,使得资源的需求侧不断放大,另一面则是优质资源的投入相对不足,造成供需的严重脱节。而充斥义务教育的功利思想,使得普校出成绩的好老师即刻被挖走,为维持声誉的优校不惜违规选拔,想强力叫停择校,也难。   当然,均衡不等于简单的“削峰填谷”,而是让校长、教师从“学校人”变成“公共人”,在更为广阔的格局中流动起来,弥补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由是,孩子不动,教师动,家长不折腾,校长来“折腾”,一动一“折腾”中,对推进均衡大有裨益。   “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孩子们童真的笑容,向来没有过多的差别,不该以学区的壁垒、出身的背景分三六九等。教育乃百年大计,改革应只争朝夕。循育人之规,须以优质促均衡、以均衡创优质,不再让教改这首“四季歌”,年年吟唱、岁岁无解。(人民日报 周人杰)    
     
上一篇: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
下一篇:别让“看脸”蚕食社会风气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