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既当官又发财?别想!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企业的票子”,这是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的形象写照。最新数据显示,自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排查出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近8万人,完成清理约5.5万人。
  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这种群众痛恨的现象背后,是中国封建社会“升官发财”残余思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福建省宁德市也有不少干部意欲为之,习近平当时在柘荣县考察时告诫干部,“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这涉及到人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问题,不是小事。党员干部既然身为人民公仆,就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追求私利,更别说是不合法的私利。因此,既然选择了做官,就该把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否则,优先考虑自己的个人私利,遇见矛盾肯定退缩,碰见问题肯定闪躲。更有甚者,腐化堕落、贪污受贿,最终走入深渊,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其实,早在2004年,中央就下发《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2006年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也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再发意见,进行刚性规定。但从各省查出的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从目前曝光的情况看,曾经的多轮“禁令”都未得到严格执行。
  中央这次集中整治,目的就是要根除党内“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这一思想毒瘤。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整改风暴中,吉林省对副省级领导干部的清理行动最引人注目,3名原副省长违规担任地方银行、担保公司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董事长,1人因个人严重违纪违法被处理,另外2人均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可以预见,中央对违规兼职者将会一查到底,对兼职背后存在隐形腐败更不会放过。
  所以说,既当官又发财,千万别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中,除企业外,官员在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兼职也并不少见,一些协会的正副会长中,不乏在职领导干部。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力,通过办会、评奖向企业“敛财”,影响同样恶劣。对于这种现象,也应及时清理整治。(中国纪检监察报 袁于飞)    
     
上一篇: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下一篇:“廉”字打底,自己先要硬――四论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