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对文艺作品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寄予深情期待,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努力方向,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有一以贯之的民族之魂。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在思想精神层面也出现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一些人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说到底,就是价值观缺失,以致精神上变得“失魂落魄”。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以更多的精品力作诠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民族凝魂聚气,为我们的时代凝心聚力。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韩愈之所以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就在于他以文载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所以至今仍释放出深沉的感召力,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千百年而不变。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焕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灵魂的工程师,以鲜明的态度、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作品要形神兼备,能触动人的灵魂,就必须具有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穿透力量。如何使人们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如何使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惟有把握和遵循文艺规律,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开拓创新,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感染人、滋养人、引领人,也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更好发展繁荣、富有生命活力。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人民日报)    
     
上一篇:“收受礼金罪”堵上“感情投资”大门
下一篇:人民需要文艺 文艺需要人民: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