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车改后会出现“懒政”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截至目前,中央层面的车改交卷铃声已经响起,该范围的公务员基本上都拿到了车补。按照既定要求,地方车改也将拉开序幕,效果如何有待检验。 比起中央层面的车改来说,地方车改的难度更大,需要突破的难点更多,防止车改之后出现“懒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按照常规做法,车改后将发放车补,这个车补发放到个人手里,一些人可能为此动起“歪脑筋”,找各种理由不出差或少出差,省下钱来装入腰包。这种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助涨“懒政”风气。 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因车补引发的“懒政”现象,其危害不容小视。比如,对于一些工程建设,监管人员间隔一段时间就会下去,查看是否依规建设,如果因车补不到或少到现场去,很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深入基层调研是了解实情、寻找破解之策的有效做法,如果为了节省车补而坐在办公室“拍脑壳”,那出台的政策、措施多半会“水土不服”。 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必须提前思考、防止发生。当然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成效,还得像解方程式那样,一环一环地解扣。之所以出现“懒政”问题,首先是思想上出了问题,没有认识到发放车补的用途,把车补当成了个人“福利”。对此,要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念认识,真正把自己当“人民的公仆”,把出差当成履职之要。 其次要在发放标准上做文章。根据级别高低定发放标准,其实一点没有问题,但从工作角度考虑,又存在一些不合理,比如有的领导出差少,下属却经常往外面跑;有的岗位整天呆在办公室,有的却需要外出,等等,这就导致跑得越多越吃亏。建议对车补进行细分,给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公务员,制定出有弹性的补贴范围,以此保证外出办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就是要严格监督、惩处。如果因发放车补而导致有的人不愿外出办事,那就说明监督不到位或惩处没动真格,让一些人敢“懒政”,因为成本很低。对此必须未雨绸缪,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防范,特别是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让公务员的一言一行晒在阳光下;要加大惩处力度,发现一起处罚一起,让公务员不敢懒、不能懒、不愿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何勇)
     
上一篇:“不可收买的人”源自不可收买的心
下一篇:莫在群众面前“抖派”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