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用“硬办法” 拔“软钉子”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很多地方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不见了,却出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新衙门作风”,办事的人碰不到“硬钉子”,却时时碰“软钉子”。 态度变好了,事情还是办不好,相比于以前“态度既不好、事也办不了”而言,变化只在形式,办事不力的实质未变。转作风不能徒有虚名,只转态度、不变服务;只换形式、不变内容,该改掉的坏作风改不掉、该养成的好作风没有养成,作风建设就落到了虚处。改作风“换汤不换药”,实则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旧瓶装新酒”,实际是打着新幌子干着老一套,这都是新的作风病。脸热心冷的“新衙门作风”,反映出作风建设中的新问题,折射出一些干部为官不为。 作风建设既需要喊得响亮,更需要改得漂亮;既需要干部态度变好,更在乎实质转换。“行百里者半九十”,作风没有彻底好转,就不能算取得成功。改作风就要紧盯这类变异的作风问题,发现一处改正一处,阻止不良作风回潮反弹。 干部服务群众的态度变好了,说明从严治吏有了成效;要彻底转好作风,还要加大从严治吏力度,“硬”化制度设计,分解制度,细化规定,增强制度的针对性,让不良作风钻不了空子;“硬”化制度执行,加大违法惩罚力度,增强失责的威慑力,让办事不力者承担巨大的违法成本。(人民日报 王俊伟)
     
上一篇:承诺岂能只挂嘴上
下一篇:贪官爱耍“两面人”伎俩值得警惕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