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官员落马前后为何形象悬殊?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还记得原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吗?1月12日,谢亚龙减刑案进行公开审理,北京市政协委员赵静讲述了旁听时的场景――“谢亚龙自己说我是几号几号罪犯,虽然我不是球迷,但我也记得谢亚龙在位时那种意气风发的状态。他穿着监狱的号服,头发都白了,虽然表现得非常平静,但整个人已经没有了精气神,说话声音很小。”(1月27日《北京晚报》) 可能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还记得原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当初权力在手时意气风发的样子。可是,看到谢亚龙现在的照片,估计会有另外一番感受。确实,这个谢亚龙已经让人不认识了。如果仅看外表,除了最亲近的人,估计都认不出这就是曾经的足协副主席。 这种入狱前后的形象对比,不仅发生在谢亚龙身上。前几天,我就听到有人讲述自己的一个老领导。这位官员在位时讲话中气十足,有时还很有文采,看整个人气质很好,肤色也保养得不错,在私下里有着不少“异性缘”。可因为违法违纪东窗事发,这位官员被查办了。前段时间公布受审,看了庭审照片,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再也没了当初的形象和气质。 还真是这样。将很多官员在位时和受审时的照片对比,简直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如果没有图片说明,甚至看不出来就是那个自己看了很多次的官员,特别是在媒体中见到的官员。在现实中,很多官员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当初因为大权在握,感觉好,气场足,确实给人带来另一番的感受。而且还有一些官员特别有镜头感,特别注意自己的媒体形象,容不得一点瑕疵。 如果这个官员本身形象较好,倒也罢了。就怕这个官员“没有潘安的外貌,偏有潘安的想法”,这时对那些为其摄影摄像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注意什么样的场景,有着一整套的规范和注意事项。这方面做不好的极端案例,就是北京一摄影记者因拍摄区长“低头照”而被辞退。 当初那么重视形象,而且看起来形象不错,可现在到了法庭上,却是另外一番形象,不由得让人百般感慨。赵静讲:“虽然看过很多反腐倡廉的片子,但都不如现场带来的震撼。”拿谢亚龙来说,现在整个人精神气都没了,再也没有往日的意气风发,两相对比,在这个“看脸”的社会,确实能够触及灵魂。看来,对一些腐败官员来说,权力不仅是春药,权力也是美容师,当一个官员走上贪腐道路,最终被绳之以法时,不仅失去了前途,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形象。 有人说,“男人过40岁就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很多人不理解,对比一下谢亚龙以及其他一些贪官的前后形象,可能会有另外一种答案了。当权力在手时,感觉有了,气场有了,有些官员也就有了形象;而当失去权力时,没有了光环,有些官员也就还原成人,是最普通的人。这其实是一个提醒:有权不狂,审慎用权,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何至于有现在的形象反差?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看看这幅对联,再想想“我是谁”,领导干部们对此应有更深认识。(新华每日电讯 毛建国)  
     
上一篇:从政之路如何走稳
下一篇:在严肃纪律作风上作表率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