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廉风更使年味浓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俗谚有云:有时一根针可以解决一把刀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从国庆中秋时管住月饼,到元旦春节叫停公款贺卡,再到管住“舌尖上的腐败”、禁止迎来送往,表面上看,是少了公款吃喝,少了铺张浪费;往深里看,却是观念的改变、文化的重塑。“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正风反腐,也为传统的春节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如此一来,会不会淡了年味儿?”有人会有此问。   细细想来,年味的浓淡,虽说是一种气氛的呈现,却与生活的变迁息息相关。信息时代,世界变小了,人心变大了。平日里都“蛮拼的”,难得到了春节,生活方式趋同、“物质更浓,精神偏淡”的节日生活,曾让人们感叹:这样的年味儿,真的该“淡”了。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过度的物质堆砌会让年味变淡,惟有品味亲情友情能将年味儿聚浓。年味儿浓不浓,在于我们把多少感恩之心编入了平安结中,在于人们将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了福字窗下。就着家的温暖吃顿幸福的年夜饭,跟身边的家人说一说新年的打算,与远方的亲朋道一声佳节的祝福……剪除利益的纷繁,抛弃物质的负累,摈弃越界的念想,以一颗健康的心去营造节日暖意,这些不都是原汁原味的年味吗?   近年来,反腐无禁区,清风正劲吹。群众过年,干部讲廉,节日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人心世态。文豪说:“富人凭借客厅里的寒暑表判断冷热,穷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皮肤去感受。”远离了酒席的喧嚣、摆脱了人情的困扰,更应怀着爱民、为民之心,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受来自大地生民的气息。晚年的苏轼被贬海南,但春节里念叨的仍是黄河决口之类民生大事。风雪交加,焦裕禄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些孤寡老人。古往今来,心系苍生,节俭为本,朝夕于是,念兹在兹,党员干部当常思常鉴。   清风劲吹之下,年文化正在回归本位。从扫尘、写春联、包饺子、守岁、祈福,到时尚的“微信拜年”,洋溢着纯正的节日味道。最近,中宣部宣教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书写核心价值观,送您平安吉祥”新春楹联诗词征集活动,让新年俗交织着老传统,更增添了和谐喜庆的气氛。“澄其源者流清,混其本者末浊”,有了清新的文化氛围,抵制不良风气就有了最坚实的盾牌。   人间岁岁过新年,最是回家年味浓。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廉风更使年味浓。少些奢靡之风,多些清新之风;少些迎来送往,多些殷殷陪伴;少些推杯换盏,多些民俗清香,让“廉味”伴着年味儿,让节日“新常态”的温情承载起一个传统节日的欢愉。这,是父老乡亲的热切企盼。(人民日报 陈启文)    
     
上一篇: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
下一篇:创文明,别丢了便利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