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从政真的是“高危职业”吗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一些贪官落马后,或痛斥权力让人堕落,或后悔当初入错行选错道、不该当官,或以官场“险恶”告诫子女“千万不要从政”。诸如此类的反思之语,看似情真意切,实则大谬不然。 分明是为民服务尽责的公职岗位,怎么就成了误己误人的“陷阱”,甚至是杀人于无形的“凶器”?一朝腐败被捉便一推六二五,把所有的过错归罪于“权力”本身,暴露的是抵不住诱惑、守不住清廉、容易自我腐化蜕变的本性。 从政同当医生、清洁工等一样,职业本身并无尊卑贵贱之分,也无风险高低之别,更不是从了政就一定会变坏。一些人滑倒在有油水的地方爬不起来,思想防线上开了口子是重要内因。正如有人说:“人一旦有了权力,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因此变得伟大起来。”一些人走上贪腐之路,正是因为这种错觉,把权力的强制力当作自己的个人力量,把权力掌控的公共资源当作自己名下的个人财产,其结果也必然被这种错觉吞噬。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清廉乃居官者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人不清廉莫从政。从政的本义,就在于无私地为公众服务。无私,并非无视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是不能用公权谋私利。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腰缠万贯、富贵荣华的念想。对党的干部来说,风险不在于反腐败,而在于辨别不清为公还是为己的价值排序;危机不在于制度约束,而在于从内心中缺少对权力的敬畏、对清廉的认同。廉乃正本,贪为堕源,任何时候都当牢记。 事实上,清廉不只是从政者的应有品格,更是做人的基本品性。贪心重、利欲心重的人,为官从政,迟早都会披枷带锁、坐穿牢狱。即便经商,也往往难以干成事业,甚至会自掘坟墓。即使是做一个普通的人,干一份平常的职业,最终也会因贪利小器而失去人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说到底,就是内心对“清”的一种信念、信守。很多人正是因为尚清、守清,淡泊名利,做人做得堂堂正正,做事做得干干净净,做官做得清清白白。 人非生而圣贤,为什么有的人守得清明过一生,有的人最终做人做事做官皆败?关键就在于修与养。何谓修?把每一次的诱惑与恶欲,都当成一次思想灵魂的砥砺与升华,而不是欣然信从,成其奴隶受其驱使。何谓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心有一泓清水,无惧身外浊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常自修养,便始终行得正、坐得稳。即便有一念之差,也能够及时抽身,不断修正自己、净化自己。 《红楼梦》第二回载,贾雨村因官场受挫,信步来到智通寺时,见到门旁边一副旧破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觉得“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这个“意”,就在于形象深刻描绘了那些贪欲心重者的困局。设若守得清,识得明,又怎会有此困局?做人如此,从政更是如此。(人民日报 谭用发)

     
上一篇:“晨光扑面”的美妙滋味
下一篇:用法治管住“圈子文化”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