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经天纬地”说国学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有文化复兴。复兴不是复古,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从文化建设上就要织好“两创”这块画布,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今日国学之使命。   织好画布,须把握“经”“纬”两个坐标。   坐标“经”:梁漱溟曾讲,历史上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始终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这当中,必有它的道理、逻辑。中国古代就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其中很多具有永恒价值,要传承,要弘扬,要在新时代闪烁新光芒。   坐标“纬”:面对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要重新屹立,再图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仅靠藏书楼的经典,传统文化的智慧,行不通。简单回归“克己复礼”的老路不行,另起炉灶走“全盘西化”的邪路危险。怎么办?古今之间有“常”有“变”,中西之间有“同”有“异”。“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要知常知变,知同知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综合中西文化之优长的综合创新之路。   坐标“经”,提示不离不弃;坐标“纬”,促使创造创新。在“经纬”间的“两创”,是“经天纬地”的大手笔,顶天立地的大工程。今日国学,当在其中复位、复兴,成为显学。   然而,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卓异之点可以指数者甚多”。那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如何契合或兼容?   “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无论打天下、治天下都通用,但具体阶段的侧重点肯定不同。打天下要走自己的路,治天下更要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通过武装斗争打出了天下,不可能在治国理政、调整内部矛盾时照样不断打下去。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可为今天“资治通鉴”。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可以、也应该成为当政者的修养和为政之道。何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许多智慧,打天下治天下都用得上。   还在战争年代,《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注意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今天“三严三实”的“严以修身”,更是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当代传承。中国有推崇君子人格的传统。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谆谆告诫,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民本情怀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君子之德”,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相合。   中西医怎样结合、中西餐如何搭配,尚且不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异同,必有纠结。但实践已大踏步前进,理论已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不断开辟。今日国学,当在其中受益、受任,成为新学。   “经天纬地”说国学,国学可以成为显学、新学,兴国之学。(人民日报 叶小文)
     
上一篇:矫正“心酸办证”背后的责任观
下一篇:反腐是县委书记的政治责任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