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怕打碎碗就不洗碗?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后,公款吃喝没有了、公车私用禁止了、“红包”好处更是难拿了。可偏偏有这样一些干部,总觉着日子不如以前好混了,消极埋怨,干事提不起精神,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于是,一些干部上班聊天网购、写材料东拼西凑、对待工作敷衍抵触、服务群众的态度更是冷硬散漫。 干部混日子,难免就是群众的苦日子。有些群众埋怨:“现在办个事真难!要么人难找,今天出差,明天开会;要么事难办,这次资料不全,下次表格不对;要么门难进,张三说李四,李四推王五”。 必须认清,“不贪不占也不干”的消极态度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悖,不愿干、不想干、干不好等现象更是“四风”问题的另一种反映。 党员干部有其正当利益诉求,但如果把干不干、干多少,取决于“好处”有多少、“意思”有多大,这样的“动力机制”跟“腐败润滑剂”有什么两样?诚然,铁规禁令使约束更严、标准更高,但如果因为怕打碎碗就不洗碗,人为地把“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不正违背了转作风、治积弊、促实干的初衷? 不作为是作风问题,庸政、懒政同样是渎职。对待只讲利益、不想作为的干部,理应让其“出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党的干部,需要的是干事创业、艰苦奋斗,要对得起党的重托、不辜负群众的期待,需要的是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出问题者必出局”的良性效应已经显现,党风政风民风也为之一振。但这远远不够,让党员干部真正“讲干净”、“肯担当”,才是我们党“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宗旨的落脚点。当前,各级各部门应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让党员干部会作为、敢作为,自觉树立起“不出彩也会被出局”的危机意识。(中国纪检监察报 唐鲜琳)


     
上一篇:当干部与写文章
下一篇:“结团”是政治生态毒瘤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