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为官应有“纯粹心”和“利他心”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官员中不乏这样一群人,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都以是否有利于自己为衡量标准,处处透着精明和算计,眼睛总是紧盯“官帽子”和“钱袋子”。这样的官员,为人处世总是时时处处“刻意为之”,从不会、从不愿将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与“提拔”无关的事情上。 官员处处“刻意而为”,源于内心深处的“功利心”。用短期的个人收益来衡量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这样的人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目光短浅,注定不能取得长远和真正的成功。 要知道,屠呦呦不是冲着诺贝尔奖去的,但是却在中医西化的道路上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青睐。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直线”往往并不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有的官员在“功利心”的膨胀下逐渐迷失了自我,丢掉了为民服务的信仰。更有甚者,他们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马失前蹄,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要找回为官的真谛,必须抛弃“功利心”,找回另外两颗心,在工作中多些“无意之举”少些“刻意为之”。 一颗是“纯粹心”。被“世故”蒙蔽的双眼只能看到金钱和权力。换个角度用“纯粹”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功名利禄皆乃身外之物,短短百年不足的人生负担不起那么多沉重的欲望,官员更要将有限的生命用于为人民创造幸福的无限追求中。 另一颗是“利他心”。为官现在“不易”,不仅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成效的体现,从更深层次来看,还要求党员必须有奉献精神。在革命年代,共产党员在前面摇旗呐喊、老百姓在后面紧跟,他们要承担更多的生命危险;而现在,同样应该倡导“自我牺牲”精神。党员干部不能处处从利己的角度考虑,要知道,作为公权力的持有者,必然在道德上受到更多的约束和更高的要求。(中国纪检监察报 吴雯雯)
     
上一篇:坚守好自己的“岗窝”
下一篇:不能只抓别人不抓自己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