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零容忍态度遏制“靠山吃山”式腐败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2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125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的不少案例,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靠山吃山”,一些人借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想方设法谋取私利,最终陷入腐败的深渊。 比如,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原民警王飞,利用职权违规为请托人员办理机动车牌照29副,收受382万元。因受贿罪,王飞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类似的,在这个长长的“负面清单”中,还有冒领民生资金的村干部、骗取国家补贴款的报账员、侵吞学生伙食费的小学校长等,“利用职务便利”成为其中的高频词汇。 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的腐败,往往就发生在群众身边,对群众利益的损害最大,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杀伤力”也不小。如果任其滋长蔓延下去,不仅会酿成“小官巨贪”,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助长走关系、给好处等不正之风,污染基层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微腐败”也会成为“大祸害”,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予以遏制。2015年,针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全国共处理9万多人。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地查处的这125起问题,就是反腐利剑指向诸如这种“靠山吃山”等贪腐问题的具体行动。 当然,祛除这些腐败顽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打好持久战。一方面,“靠山吃山”式腐败折射出权力缺乏监督约束、信息不透明、一些干部用权任性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在信息公开、流程监管、强化监督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防止职权范围成为个别人的“私人领地”。 另一方面,有些公职人员手中有点权力,总是想着怎么钻空子、找漏洞来寻租谋利,而不是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思想观念上的“缺钙”,是导致“靠山吃山”式腐败的重要动因。有鉴于此,更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力清除各种私心杂念,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从而让公权力坚守公共服务的本位,让干部手中的权力真正成为为老百姓造福的“公器”。(中国纪检监察报 苏林)
     
上一篇:公车改革要体现“好钢用在刀刃上”
下一篇:别让讲规矩守纪律的人吃亏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