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反腐动态 >>  正文

江西:推动“红包”治理常态化 82人被处理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收送“红包”是党风政风的腐蚀剂,是滋生腐败的催化剂,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2013年9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在向江西省委反馈巡视情况时曾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该省有的领导干部存在节假日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针对巡视反馈意见,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江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红包”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据江西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介绍,专项治理期间,该省共有1400余名地厅级、2万余名县处级、15万余名乡科级干部进行自查自纠,递交了拒收“红包”责任状。各级党政干部主动上交“红包”款6765万余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及“红包”问题案件29起29人,省纪委通报典型案例4起。   在经过为期半年的集中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后,2014年3月起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常态化治理既注重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注重源头治理。省纪委建立了“一周一报告,一月一通报”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同时,坚持“边治理、边巩固”原则,加强责任追究和警示教育。   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巡查抽查、专项整治、明察暗访等方式,持续整治违规收送“红包”行为。严肃查处了省农业厅原党委委员、省畜牧兽医局局长黄峰岩,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敬义,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詹斌等违规收送“红包”问题,并在全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该省纪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江西全省共查处违规收送“红包”问题63个,处理82人。2013年9月至今,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上缴“红包”礼金等违纪款1.29亿元。   “当干部不能收‘红包’,收‘红包’就要丢官帽。对违规收受‘红包’行为,坚决执行‘一律先免职再处理’的规定。对反复出现‘红包’问题,而又不主动查处的地方和单位,将严肃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语气坚定地说。(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篇:国务院党组:不论何人只要有贪腐都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下一篇:公安部纪委:对答复反馈12389电话举报人作出规定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