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宋泽海(右二)与文体工宣队战友交流乒乓球技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场大合唱中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我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不由回想起入党前后的点点滴滴。
我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兄妹四人。由于家庭条件差,我8岁才开始读书,初中毕业后就干起了农活。
我的堂叔宋先民参加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他经常给我说起战火纷飞年代他经历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堂叔影响下,我深感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不屈,是守卫祖国和人民的钢铁长城。参军的志向在我心底愈发强烈。1968年初,我正式入伍。送我去部队时,父亲要我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入党。
我被编入工程兵部队,地点在山西忻县。“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这是当时我们自编的一段顺口溜,也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的写照。
几个月新兵训练后,我开始和战友们一道修建地下人防工程。那时候没有机械化作业,坑道内的石块都是我们用手推车一车车推出来的,劳动强度大,异常辛苦。但一想起堂叔舍命送信的战斗经历,一想起父亲的嘱托,我对加入党组织的向往更加迫切。我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脏活累活抢着干,掉皮流血随风去。正是那一年年底,我向团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宋泽海,你被调入师部文体工宣队了!”一天,正在坑道推车的我接到了通知。第二天,我到文体工宣队报到,被编入乒乓球队。为了提高球技,我没日没夜地练习,手上磨出了血泡也全然不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球技得到很大提升。
“你打出了军威,了不起!”在一次全军举行的全兵种比赛中,开国上将陈士榘看到我左攻右击、轻松取胜的一幕后,鼓励我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首长的鼓励让我信心倍增,相比于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当代军人也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当晚,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凌晨,我一骨碌爬起来,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第二封入党申请书……
1969年5月1日,我和10余名战友来到会议室,人生中最庄重、最神圣的一刻到来了。我热血沸腾,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爸爸妈妈,我入党了……”我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接连写了几封信,向我的父母和亲友、同学报喜。爸爸在回信中一再叮嘱我,入党了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组织丢脸。
1985年,我转业到澧县纪委,成了一名纪检干部。“正风反腐和当兵打仗一样,一定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本色。”入职第一天,我这样告诫自己。因为表现突出,2002年1月,我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嘉奖,与此同时,“不开窍”“六亲不认”也成了铁面执纪的我的“外号”。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虽已年过古稀,但退休后我一刻也没有闲着。我主动请缨,担任党务公开监督员,积极宣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移风易俗,做纠“四风”树新风的榜样。我永远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生为党不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