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楷模 >>  正文

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杨瑞辉 老人喊她亲闺女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陕西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主任杨瑞辉,用爱心践行了“为儿女尽孝,为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情怀。 托老院迎来18位老人 今年55岁的杨瑞辉,1979年到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作,从事医护工作已35年。 职业病防治院原属铜川矿务局,1997年被下划到史家河矿管理后停业。90多名职工,一瞬间全都下岗。“突然觉得自己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一样,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难道我要就此离开自己钟爱的医护工作岗位吗?”杨瑞辉问自己。 “我要创业,创办一个老年人康复护理部。”杨瑞辉深思熟虑后的这个决定,让大家吃惊不小。当时,她看到社会上有许多年老体弱、生活不便,甚至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需要关心照料,便和其他4位从事过护理工作的姐妹商量,利用单位的闲置病房,开办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康复护理部。 “伺候了半辈子病人,难道还没有干够吗?”在家人反对、朋友不理解的情况下,她毅然坚持创业。 “勒紧裤腰带”凑到几千元经费,利用单位闲置病房办起了一家托老院。可托老院成立了半个月依然没有一个老人来,杨瑞辉和同事们走街串巷、进村入户,传授给老人专业养护知识。 “那时几块钱一份的盒饭都舍不得买,渴了就对着自来水管喝凉水”,谈起创业经历,杨瑞辉仍感慨不已。功夫不负有心人,专业和专注使她们迎来了首批18位老人。 让老人感受亲人般的关怀 康复护理部收住的老人中,有瘫痪在床的,有年老痴呆的,有患精神病的,其中不少人性情孤僻或暴躁,照管起来很不容易。杨瑞辉要求康复护理人员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孤寡老人闫志成在洗澡时不慎摔倒,左腿股骨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刚来时,腿部还打有三根钢针,一见面,就失声痛哭:“我成了废人了,大小便都得让人伺候,你们不会嫌弃吧。”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杨瑞辉说:“你放心,这儿就是您的家,我们都是您的闺女。” 经过一年多的轮流陪护、清疮换药、定时按摩,闫大爷终于能下床行走了。如今,闫志成在康复护理部已经住了15年。“我虽无儿无女,但有一帮护士闺女伺候,知足了。”他逢人就说。 为了让老人们吃上可口的饭菜,杨瑞辉拟定了多套食谱,每周一套。有位叫杨介英的老人患有糖尿病,杨瑞辉便买来专用面粉,每天让厨房做适合糖尿病人吃的饭菜。在做好生活料理的同时,杨瑞辉还经常讲解老年病的防治知识,和他们一起聊天、谈心、拉家常,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并经常组织开展健身操、太极拳、棋艺比赛等活动,尽量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快乐。 天下父母都一样 自康复护理中心成立以来,杨瑞辉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 2002年冬天,杨瑞辉居住的房子要拆迁。拆迁通知送来时,她正在忙着给瘫痪的老人洗澡,丈夫在学校上课。10岁的儿子王哲,借来了一辆三轮车,叫了几个小伙伴一起搬家。由于家门口的坡道上结着厚厚的冰,一不小心,王哲连人带车翻到了河里,好心人发现后打了120,把孩子送进了医院。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杨瑞辉说,在照顾患病的父亲过程中,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年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把对家人的愧疚全部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帮助那些没有时间照料老人的子女尽一份孝心。 如今,康复护理部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单位成长为全省的老年服务标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陕西省道德模范……众多的荣誉记录着杨瑞辉几十年如一日的大爱情怀。杨瑞辉说,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她希望能用行动,让老人更健康、更有尊严地生活。(人民日报)

     
上一篇:叶成银:闪耀在海外“天路”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陈瑛:“女娃娃”变身技术能手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