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楷模 >>  正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研究员王征:让“中国制造”翱翔太空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有一个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叫王征,现任导航总体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从22岁参加工作到今年37岁,王征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航天事业。他带领团队,将神舟飞船上最后一件未能国产化的单机设备――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实现了国产化。 伽马高度控制装置是神舟飞船飞行任务的最后环节,其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飞行任务是否能圆满完成,更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度控制装置在技术上一直受制于国外,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一直引进使用国外产品,成为飞船上唯一没有实现国产化的单机设备。 2000年8月1日,王征上班第一天就被安排到伽马高度控制装置研制队伍。一开始,师傅就告诉他:“我们这支队伍不缺挫折、不缺磨难,更不缺信念,一定要把咱们国产高度控制装置送上天!” “可靠性要从源头出发”,这是王征常说的一句话。一次参加试验,王征被外单位追问产品机制时竟没答上来,他对自己恼火了好久。从此,他便不断跑到清华、中科院高能所等单位求教,不搞明白不罢休。 2010年,国内唯一一家给神舟产品配套生产重要配件的厂家要搬迁,生产线即将停产。王征得知后不停给厂家打电话,还多次登门向厂长说明情况,请求不要停产。也许是被王征这种倔劲打动了,厂长决定生产线暂时不搬直到生产完该配件。 在研制进度最紧张的日子,王征身先士卒,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统筹全组所有的科研进度,常常加班到深夜。一次产品试验过程中,外协件出现故障,飞船总体部门要求必须在9天内完成归零工作。他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在实验室,一边进行故障模式分析,一边组织外协单位开展工作,按时间节点完成了归零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2011年神八飞入太空、问鼎长天之际,伽马高度表首次作为主份产品参加神舟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实现神舟飞船单机设备的完全国产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我国载人航天不再受制于人,实现了把“中国制造”送入太空的誓言。 “探月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软着陆。”这是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判断。2012年下半年,神舟飞船任务和探月工程任务重叠,王征与团队连续几个月坚持高密度、高强度工作。如今,嫦娥三号已顺利软着陆在月球上,这个难题已被化解。王征他们为软着陆研制的装置很小,但在最重要的时刻,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 2011年,王征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此后又陆续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民日报)
     
上一篇:他,始终冲在纪律审查一线――记厦门市纪委驻市水利局纪检组组长周斌
下一篇:生命因顽强奉献而美丽――记第四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铜川市王益区...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