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楷模 >>  正文

贵州配电线路维护员韦成刚:甘做麻山一盏灯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趁着天气好,韦成刚和他的施工队加紧了修桥的进度,“想在‘六一’前把桥修好,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韦成刚是南方电网贵州紫云供电局松山供电所配电线路的一名维护员,作为修建这座桥的主要推动者,韦成刚感慨:“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同心村旁,静静流淌的打边河清澈见底。出生在打边河畔的韦成刚,自幼吃够了没桥的苦头。“遇到涨水,村民过河得把衣服脱了顶在头上,随时都可能被大水冲走!”最难的要数上学的小孩。水小的时候大人背着过河,水大了就只能在家自学。“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大人孩子都能少吃点苦”,年过七旬的杨昌福老人自记事起,就盼着有一座桥。 2015年3月,韦成刚拿出全部积蓄6.8万元,买来水泥、砂石,请来挖掘器,开始动工修桥。韦成刚的想法很简单:“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当我有能力的时候,就想多为大家做点事。” 1973年,韦成刚出生在紫云县松山镇同心村狮子寨的一个苗族家庭。由于父母身患残疾,靠政府的救济和乡亲的帮助,韦成刚得以长大成人。高二那年,韦成刚放弃学业,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一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家里的条件,通过努力年收入达到10万余元,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上世纪末,同心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砂石路,道路两旁是植被稀松的土坡,一到雨季,要么路基被冲垮,要么被滑坡阻挡。村民韦顺明告诉记者,每遇到这种情况,韦成刚总是最先站出来,组织村里的中青年抢修道路。紫云县地处麻山腹地,石漠化极为严重,为了让家乡绿起来,韦成刚在2002年到2003年间,从林业部门申请10万株树苗,带领村民将村里的500多亩荒山全造上林。如今,这些树木有些已有碗口粗,既保住了水土,又绿化了家园。 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日子越过越好。2004年,同心村成功摘掉贫困帽子。 2009年,韦成刚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一双儿女、年迈的母亲以及治病欠下的一身债务。给妻子治病期间,因为不能很好履行工作职责,韦成刚主动辞去了村干部的工作。 2010年,供电局招考抄表员,韦成刚参加了考试,顺利被录用。2012年,韦成刚通过成人高考,进入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学习。如今,韦成刚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由于服务好,责任心强,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韦抄表”。群众用电有麻烦,第一时间想到他。只要接到群众求助的电话,无论何时何地,韦成刚总是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看到电灯亮起,乡亲们满意的表情,就算苦点、累点,值!”韦成刚说。(人民日报)
     
上一篇:贺星龙扎根山村热心为乡亲看病:随叫随到的“摩托医生”
下一篇:永远的“航天之心”――追记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西北工业大学陈士橹...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