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楷模 >>  正文

记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旗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让老百姓把日子过踏实”
――记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旗
  头晌午,王洪旗骑个电三轮出现在村委会门口……   “其实我做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事儿。只有我们基层干部多说实话、多做实事,才能让老百姓把日子过踏实……”一下车,心直口快、性子耿直的老王对记者说。   “两委班子得团结、有精神头”   54岁的王洪旗,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党支部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2001年4月,老王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三街村不大,回汉群众总共100多户,小500口人。但是村里收入不高,村容脏乱差。“最主要的是人心散,大伙儿思想不进步、素质不高。”老王说,“究其原因:一个是穷,一个是党支部村委会凝聚力不够。”   “关键是两委班子得团结、有精神头。”怎么让三街村人心聚起来,成了老王的第一道考题。“当时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想得挺好,操作起来谈何容易。王洪旗开个破四轮车,去窑厂借砖,向周围借钱,村两委成员自己动手修路。   路修起来,老百姓感觉“两委班子像那么回事”,大三伏天主动给干活儿的村干部摆茶桌、拿来藿香正气液。   一条路把人心聚起来,随后,村委会的重修、路面的修复、户厕的改造也顺利进行。长期困扰村里的缺电缺水难题,也因为变压器的安装和机井打眼迎刃而解,晚上乌漆麻黑了几十年的村道也装了路灯和安防监控。   “过去是你祸祸我也祸祸,现在是你维护我也维护。”三街村村民郑秀英说。三街村这个当年的“破集烂镇”,成了花园样板村。   村里美了,人心齐了。村民说泄气话的少了,给村干部鼓劲儿加油的多了。   “考上高中以上的,每年也有村集体奖励”   随着村里面貌的改善,老百姓觉着有奔头了,老王却又睡不着了。   三街村耕地只有400亩,近的被镇区包围,远的离村一二十里,生产劳作很不方便。“河西务镇这个紧靠运河的老集镇,老百姓一直都是做买卖为主,对地不亲。”王洪旗说,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经商和务工,村里仅有的地也时常无人耕种管理,包出去一年也就一两百块。   “这地虽不多但也不能荒着,乡亲们虽不是在土里刨食,但如果利用这些土地获得更多收入不更好吗?”老王开始琢磨起土地使用权流转这篇大文章:好的地留在村里,愿意种地的群众种地;低产地、距离镇区近的地可以流转出租。经过和一家一户解释沟通,村民纷纷签字同意流转土地。措施在村民代表会上通过后,老王和村委会一班人又开始积极为转让出租户牵线搭桥。自此,三街村的土地流转踏上了合理规划的道路,每年可以为集体创收近20万元。   为了给老百姓增收,王洪旗想了不少招儿。三街村靠近镇区,不少想做小生意的乡亲苦于没有资金,王洪旗就亲自去跑供销社和储蓄所,几年间为村民争取到小额贷款30余万元。村里的回族群众有养牛的技术,老王看准养殖业发展前景,就想办法鼓励有意向的村民发展养殖业。村民老张找他诉苦,“我也想养,可一没地方,二没资金。”王洪旗找到自己的朋友,谈价钱,最终以低价租得场地,解决了老张的难题。   采访说话间,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来。“还没领煤火费和白菜钱的赶紧来村委会领啊。”村委会主任王维栋吆喝着。“传统节日和冬季的取暖费,50岁以下的村民每次每人发100元,随着年龄递增,80岁以上500元。医疗保险180元一人一年,村里全包。考上高中以上的,每年也有村集体奖励。”王维栋介绍,“这都是村集体收入上来后才发的。”   “咱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这俩月是真高兴!”老王难得乐一下。   作为天津唯一一名农村基层代表,老王参加了党的十九大。“对一个党员来说,这是灵魂的震撼和洗礼。特别是总书记提到了乡村振兴,我回来之后甭管跟村儿里谁聊起来,都跟我说这话说到心坎儿上去了。”   自打回了天津,老王就没停闲,一边处理着村里的事儿,一边在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既要把群众的声音带到十九大上来,也要把十九大的精神带回到群众当中去。”   “老王给我们仔细讲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民吃了定心丸,也为我们今后从事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相信咱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武清区小沙河村农民杨长生听了老王的宣讲如是说。   “总书记提出的污染防治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希望能有更多好政策对镇区进行改造,利用河西务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带动区域旅游业、服务业发展。”王洪旗越说越高兴,拉着记者来到村口,“河西务历史上有‘京东第一镇’和‘津门首驿’之称,把着天津的北大门。咱们村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才20公里,紧邻着北运河和凤河,再远点还有湿地。”   “前一阵子看报纸,人家塞罕坝林场用了50来年才建成。我们三街村不急于求成,艰苦奋斗个十来年,就不信留不下一片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河西务。”说到未来,老王眼神儿一下亮了,“乡村振兴战略一定会给农业农村农民创造美好的未来!”(人民日报记者 靳博)
     
上一篇:张老师,也让我们送您一程――追忆浙江宁波“最美摆渡人”张翎飞
下一篇:民警老陈,荣誉退休了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