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选修课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干部的道德修养,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习近平同志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涵盖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的内涵,为干部立德、立言、立行指明了具体方向。
同时,习近平同志也明确阐述了修身立德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调的是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名言典故,为领导干部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给出生动标注。
解读
难和易的对比,在“修身”的问题上,体现尤其明显。习近平同志曾经引用过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的确,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善越是难、从恶越是易,领导干部越要加强内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线一旦被攻破,就可能一泻千里。对于普通人,这就需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对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心怀坚定的意志,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固守内心那一方净土。
原典
卫彪?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释义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驱逐,逃到成周。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以为不可,并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前朝教训加以劝阻。这句古谚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后世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启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来源:《习近平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