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一课 >>  选修课

【每日一课】第二百课 干部“耍派头”注定“栽跟头”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5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admin       浏览: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选修课

       近期,《中国纪检监察报》陆续报道了两起党员干部耍派头、撑面子违法乱纪被查处的案例。一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庆松和原党委书记何青云,二人为了显示“派头”,无视纪律红线,在违规配备高档轿车、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上“你追我赶”,最后双双落马;另一起是广东省四会市水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邓志森,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长期“借用”私人豪车,最终破纪违法滑向犯罪深渊。

       思想一旦抛了锚,行动必然会跑偏。党员干部耍派头,并不只是简单的“道德危机”问题,更是“信仰危机”问题。把公权公职与个人待遇享受划等号,处心积虑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与众不同”“高人一等”,折射的是党员干部三观扭曲、精神缺钙、信仰缺失,“派头”心理膨胀的背后,是慷公权之慨,饱一己之私。事实一再证明,从追求高消费、阔享受的那一刻起,这类党员干部就已经踏上了违纪违法的“不归路”,开启了自身覆亡的“倒计时”,“栽跟头”注定是早晚的事情。

       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既非身份地位的象征,也非高人一等的标签。无论是违规配备高档轿车、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还是借用管理服务对象私人豪车,都是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谁突破了这条红线谁就会被追究,不论他是谁,也不论职位有多高。另外,追求享受、贪慕虚荣,纪律也有铁的约束,《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生活糜烂、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员干部当慎当诫。

       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贪慕虚荣、讲派头比阔气从来都不是小事,而是直接影响政风国运的大事。西楚霸王项羽论武功可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论文治却喜好显摆爱慕虚荣,分封天下时以“得了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里行”拒绝定都关中、坐失地利,最后在和刘邦的较量中落败。西晋时期,满朝文武柔糜不振却专以讲排场比阔气为荣,甚至上演了朝中两名大官员石崇王恺相互攀比财富奢侈程度的怪象,当时的晋武帝非但不予制止,甚至私下参与斗富,政风如斯,国运何昌?晋朝后来很快发生了“八王之乱”,国势也从此一蹶不振。

       党的干部当与“派头”绝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句名言:“灵魂里有黄金的人,不需要现实世界里的黄金。”意思是说,内心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不会太在意“面子”“派头”这些虚名,像“当代愚公”黄大发、“樵夫”县委书记廖俊波、“人民满意的好干部”杨善洲,这些党内的优秀干部都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任何当官的“派头”,有的只是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实干精神。那些对“派头”“面子”还念念不忘的党员干部当见贤思齐、校正“坐标”,拒腐蚀永不沾,切莫执迷不悟,耍了“派头”却栽了“跟头”。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每日一课】第二百零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
下一篇:【每日一课】第一百九十九课 严惩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