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要让群众敢于真言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年终岁尾,许多地方都要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一样的座谈会,发言顺序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 有的地方和单位召开座谈会,往往是领导先发言,最后才是普通群众。但受领导思路的影响,有的群众本想重点谈的问题也就轻描淡写了;有的本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也就只好沉默不语了。 召开座谈会,领导应该发言。但是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对与会人员的影响却截然不同。让群众先发言,并适时引导群众多说心里话,往往能更好地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敢于直言、敢于真言,集中群众智慧。如果只是领导“唱独角戏”,或先定调,让群众随着自己的思路走、按自己划定的框框说,容易使群众顾虑重重,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这样的会议看似“高度一致”,但往往意义不大,还容易引起群众反感。 有的领导之所以先定调,或者是担心群众“捅娄子”,不小心说漏了嘴,给自己工作造成被动;或者是害怕群众倒苦水、当面“告状”,让自己下不了台;或者是不愿听群众“发牢骚”……总之是怕脸上无光、丢丑跌份。 人不平则鸣,水不平则流。破除会议“定调”,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听赞扬的话,还得听群众的牢骚话、风凉话和“怪话”。有的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但却蕴含着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正是从群众的民怨骂声中深刻反思,并举一反三,才有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面对风沙、水涝、盐碱等“三害”,焦裕禄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技术人员建议,才摸索出了治沙的好路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如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很显然,让群众先发言,把发言权、话语权、评价权交给干部群众,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既是一种好的工作方法,有助于集中群众智慧作出正确决策,又彰显群众至上的为民情怀、服务理念和工作作风。(中国纪检监察报 申国华)
     
上一篇:民生工程不能“烂尾”
下一篇:抓住“关键少数”落实监督举措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