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民意岂能“包装”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一位在乡镇工作的朋友,为参加县里围绕该乡脱贫攻坚工作召开的座谈会,经过走访调查、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发言材料,想着在会上提几条意见建议。不承想,座谈会前,包括他在内的十来名座谈人都收到了该乡发放的写有现成意见建议的材料,并要求照着“答案清单”来说想法、谈看法。 广听民声、多集民意,“敞开门”决策,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学民主决策、扎实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先行“加工好”、“打成包”发给座谈人的意见建议,可想而知,其“含金量”能有多高。如此这般照着“清单”来提意见的座谈会,价值和意义又有多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绑架”民意的座谈会,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一些干部或是担心座谈人发牢骚、说出“辛辣话”,领导听了不舒服、不高兴;或是害怕被揭短、亮丑,拉低了本单位的“颜值”;有的甚至根本不在乎民意真实与否,只求表面一派太平……总而言之,唯恐捅出“娄子”来,给工作造成“所谓的被动”,其背后还是个别干部私心在作祟,政绩观跑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畅通民情上达渠道,善听民声,诚纳民意,决策才会科学,工作才会顺利开展;忽视民需,“绑架”民意,决策就易失误,工作也会受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真听民声、听真民声”的意识,积极搭建民声上传平台,切实听取群众的真实心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在兼容并包的氛围下,广大干部群众才会积极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不被其他杂音所干扰,勇于说出自己的心声,道出自己的期盼。(中国纪检监察报 孟庆毅)
     
上一篇:始终秉持为民理念
下一篇: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