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站点地图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论坛

真正把“八小时以外”管起来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0日       发布单位:富平廉政网       来源: 富平廉政网        编辑: ssl       浏览:
据报道,今年8月初,广东省下发《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监管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及休闲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到现在仍没有执行“八小时以外”专项监管,干部愿意公开的事项也只是以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这些基本“点”为主,把“八小时以外”管起来存在不小难度。 “八小时以外”并不是绝对私密的空间,看似生活圈、社交圈,其实大多还是工作圈的延伸和扩张。许多违纪违法的干部,往往就是因为工作圈之外的小圈子出了问题,一开始小节管不住,最终大节也沦陷。“八小时以外”是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高发时段,因此也应成为执纪监督的密集发力时段,而不该成为党纪规约、执纪监督的空白地带。有的干部思想上可能存在一些抵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权力的地方就要有监督,有权力的个人也不能回避监督,既然选择了从事公职事业,就意味着必须接受监督的目光,不管这种目光是照向工作时间还是业余生活。 自打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员干部不仅工作期间的作风受到严密管控,从严查公款送礼吃喝到整治会所歪风,从严禁公款打高尔夫球到整治“走读干部”,执纪监督的目光事实上也已经扩展到“八小时以外”。很多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格外注意“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即使是亲友之间的家常饭局都会小心处理,尽量避免引起误会。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但也还需要继续加大火候。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也紧抓制度执行和落实,真正把“八小时以外”管起来。 监督干部“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不可能完全指望高科技的监控、侦查设备,也不可能脱离开社会监督而只讲干部自我约束。正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抓手,监督“八小时以外”就可能成为空谈,制度就可能成为摆设。这不仅需要不断健全现有的监督制度、丰富监督手段,更要让监督更具操作性,更赋实际性。过去曾有过派人到饭店门口抄官员车牌的做法,如今加强执纪监督,依然需要更多这样的有效之举。尤其是动员更多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中来,通过群众延伸监督的视线,确保权力监督不留暗角。 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力之所系,建章立制只是从严治党的第一步,真正收获管党治党的实际效果,关键还得看执行。只有严密监督、创新监督,制度才不会是装腔作势的“纸老虎”,才能摆脱“费力不讨好”“制度作秀”的刻板印象。(中国纪检监察报 艾梧)
     
上一篇:面对监督别只顾形式“搞定”
下一篇:纪检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独

Copyright@2016-富平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频阳大道6号      邮编:711799      电话:0913-8211005
陕ICP备08100630号            

本站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