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因坚守而不凡,奉献因执着而可贵。任何一个岗位,都能造就不平凡,每日坚守在岗位的普通工人,朴素的乡村教师.....身边很多人都在坚守和付出,在坚守中造就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热心公益 温暖社会
无私的爱可以点燃生活的希望,温暖的心可以慰藉困苦的生命。网友讲述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热心公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人,温暖全社会。
网友“周宁纪轩”:叶德奕是国网系统的一名普通工人,他不仅爱岗敬业,还特别热心公益事业。他和家人对毫无关系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几乎倾囊相助。1992年,叶德奕与作为环卫工人的妻子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学生公寓”,先后为80多名孩子提供免费食宿,家里最多的时候住着11个孩子,少则5、6个,有的孩子一住就是十年之久。叶德奕夫妇还资助过20多名外地的贫困学生,汇款金额累计达6万多元。
网友“涛头勇立”:10年前,每天早晚高峰期,雪枫小学门前人多车多,拥堵不堪,学生们穿梭在车水马龙之间,存在安全隐患。徐士荣看到这个场面,萌发了“驻守”学校公交站点,做一名义务护学员的念头。 10年来,他义务护学长达5000多小时,受益学生达10万人,为孩子筑起一道生命的安全屏障,小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护学爷爷”。徐士荣还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已经有15位志愿者加入。10年护学路,徐士荣用暮年之爱保千家平安,似春风雨露,温暖人心。
网友“美好生活lyc”:今年89岁的印飞,在宿州市火车站外免费指路已有12年。印大爷从2007年开始,就在火车站广场提供志愿服务,无论刮风下雨义务指路,碰到春运高峰,老伴就将饭菜送到车站广场,为的就是不耽误外出务工者回家。印大爷经常说“我不求名不求利,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
网友“吴存锋2018”:陈金良从1990年开始,每逢星期天、节假日,都会手持小喇叭和快板出现人流量大的地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戒烟忌酒、人身安全等,并全力帮助旅客解决困难。他带着他的小喇叭自费到山东、河南、河北等省20余个地市的汽车站、火车站进行义务宣传,为旅客做好事,受到了广大旅客的广泛赞誉。
网友“武宁石门”:我所讲故事的主人公叫张梦颖,2008年6月,她加入了四川省南充市义工联,参加了抗震救灾。2011年冬,她发起冬衣捐助,发动身边的人一起献爱心,将家里闲置的衣物被子整理出来,统一整理打包邮寄给困难群众。这一举动,促成了当地一次冬衣募捐活动,募集冬衣一万余件。2012年元旦,她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为老人理发、整理房间、送东西,将温暖带给老人。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突发七级地震,她得知后,带领紧急救援队的五名队员全力投入救灾工作。一直奔跑在公益路上的她,以自己的快乐公益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人。
教书育人 春风化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网友讲述的这些老师们,凭着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默默地在教学岗位上燃烧自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广阔蓝天。
网友“qiuhansen”:今年48岁的杨金涛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任教,妻子是幼儿教师,这些年,夫妻二人需要任教于几所小学。2013年,由于适龄孩子越来越少,为了教学点能正常教学,夫妻二人主动请缨调到西村教学点任教。由于杨老师夫妻的坚守,西村小学学生多了起来,这个学期一年级学生达到30人,学前班达到26人。夫妇俩对留守儿童学生关心备至,经常邀请他们在学校一起吃饭,遇到家长脱不开身来接,两人就将孩子送回家。夫妻俩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坚守与奉献,使西村教学点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网友“天青云淡曦”:范书春在普通教师岗位上已经默默奉献了27年。工作之初,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是无论冬夏寒暑他都坚持每天早到晚归。每到雨季河水上涨,范书春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就到河边接送孩子,早上背过来,晚上再背回去。2005年2月,因双下肢缺血症,范老师右大腿三分之一截肢,为不延误学生课程,他手术后不久就重返工作岗位。此后,他也从未因身体情况而耽误一天工作。坚强、不屈、乐观、奋进,范书春用他感人事迹,述说了一名普通基层教师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和职业操守,岗位虽平凡,但他的人生却不平凡。
网友“十万进士”:许新民是一位乡村教师,独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教学点39年。该教学点所在村庄距离县城70多公里,是全县离县城最远的行政村。39年来,他以超于常人的决心和毅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作出不平凡的贡献,赢得了村民们由衷的感激和赞许,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网友“道县何俊宏”:在湖南与广西交接处有一所“山顶小学”,仅有一条7.5公里陡峭弯曲的泥石路通进村,一对父子,接续坚守在“山顶学校”教书育人41年。1973年,胡永林在这所学校兢兢业业从教24年。1997年春天,胡永林因病倒在讲台上。同年,遵照父亲遗嘱,儿子胡利波拿起教鞭继续执教17年。41年来,为了教育不落下一个,为了幼稚儿童能在家门口读书,胡氏父子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为家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网友“保康邢宏军”:1991年,乔永兵老师身患骨髓炎,从此他开始拖着僵硬的右腿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按压着发麻的双腿准备教案、批改作业。他坚持每天升降国旗,坚持按铃声上下课,坚持每天播放一遍音乐。他说学校虽然很小,教师也只有一个,但这样才像个学校。虽然莫家垭小学是一个仅有1名老师和25个学生的教学点,但空旷的院落总是很干净。乔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在大山深处默默奉献着自己,守护着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救死扶伤 守护人们健康
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小到出诊,大到手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因此,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医务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网友“温润保山水墨施甸”:高荣艳是一名医生,已经在乡村医生岗位上走过15个春秋。她待病人如亲人,起早贪黑,走村串户,为当地650户3000余村民提供着真诚优质的医疗服务。或许她只是众多医疗岗位上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但是她却兢兢业业,将青春与热血播撒在深山,默默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之门”。
网友“剑也飞翔”:有一位普通的村医,他叫邓光吉,今年58岁。在乡间陡峭的山路上,邓光吉一走就是35年,他先后背坏了11个药箱,却从未却步。35年过去了,村子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邓光吉的足迹,每一株花草树木都见证着这位淳朴乡村医生的故事。如今,邓光吉还有两年就满60岁了,但他说只要村民需要,这条出诊之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网友“小岛连城”:王辉现任小钦岛卫生院副院长。10年来,她以岛为家,为海岛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岛上条件艰苦,淡水资源不足、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文化生活单调,但她始终脚踏实地,安心工作。小岛医疗设施简陋,又只有她一名医生,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实践,她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她视群众为亲人,工作中耐心细致、热情周到,无论是白天黑夜,病人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有的病人行动不便,她就上门服务。王辉用10年的真情付出守护着岛上群众的健康。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